顴骨審美丨優秀的顴骨形狀及骨肉比例是怎麼長的
190 人贊了文章
給予面部美麗輪廓和完美比例的是骨架結構。
中面的骨架少不了談及顴骨顴弓,這是面部輪廓的重要構成。顴骨顴弓也構成了個人識別點。
那麼如何觀察自己的顴骨呢?
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點。
顴骨最突點:顴骨前面部的最高點。下面稱簡稱「顴骨點」。
根據骨發育程度這個最突點可能是較尖,較圓或者較平。(最突點常在骨縫線的靠外側附近。)
顴弓最突點:顴弓所在的側面,最向外突出的一點。左右兩個顴弓點構成面寬。這個面寬要與額骨作比較,相對額骨寬度越大,面中越顯寬大。簡稱「顴弓點」。
顴可以分為三個面:眶面,外側面,顳面。(這部分看不懂就跳過,不重要。)
這幾個面的分界清晰與否,顴骨和顴弓的轉折處很關鍵。主要看轉折的角度。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:
直角型:顴骨向側面的轉折幾乎成直角。
中等型:介於兩型中間。
平緩型:顴骨的轉折是逐漸變化到側面。
可以看出這個分面只對直角型比較有意義,遇到中等或平緩型,分界感很弱。
一個更簡單直觀的切入點,從觀察者的角度來說,就是從正面看,側面看,半側面看(通常定在45°,方便對比)。
正面看可以觀察到面的寬度,通常是顴弓點(顴骨過分發達則會擋住顴弓),觀察到的是臉型輪廓。
(金敏喜的顴弓內收,幾乎被發達的顴骨顴肉擋住了;鄧文迪和素人就很明顯外擴,擋不住)
側面看可以觀察到顴骨的正面弧形,還可以感受臉的深度(側臉的厚度)。
有關正臉的立體感,也是中面部是否飽滿的關鍵之一。
由 ) → 丨,正面感受的顴部飽滿度下降。
比較好觀察的角度是半側面,顴骨線條和眶部,頰部,頦部一起構成半側顏的臉部輪廓,半側顏的這條線不止涉及審美,更是跟衰老息息相關,隨著衰老越來越垂。
(模擬圖:隨著衰老,太陽穴凹陷,蘋果肌下墜,頰脂減少,這條弧線曲度增大且重心越來越下,正面看臉越來越垂。所以如果顴骨無肉沒得垂,或突起的骨多於肉,抗衰能力就較強。)
描畫顴突點所在的這條線,它的形態可以大致分類顴骨的表現。
1 突度十分明顯,較為尖銳,骨感大,立體,強勢。擁有這種骨骼就別裝小白兔了,御姐女強人之路是正解。
2突度沒有第一類明顯,更像緩和的弧線,是比較模糊的形態,人群中接近一半是這種。風格指向不會太明朗,需要整體把握。
3突度幾乎沒有或者不明顯,立體度不高,顯得清瘦平和,容易出所謂高級臉,張藝謀最愛的電影臉,乾淨。顴骨的立體度完全靠蘋果肌等軟組織來假裝。
接下來看細節。
顴的凸度分為兩部分,一個是顴弓。另外一個是顴骨。顴骨的突出通常是朝向前側偏外。上面有一個骨性隆起,也就是顴骨的最高點,前面說的顴突點。
顴弓突和顴骨突通常是可以構成前後兩條輪廓線,其實這也是立體感的一個主要表現。
顴突點:構成前輪廓線的顴部最寬點。
顴弓點:構成後輪廓線的顴部最寬點。
(規則臉型,打光能出層次感。最符合我國審美是這種發育適度的顴弓顴骨。)
(側臉,顴骨極平,轉折平緩。她正面只有一個輪廓線,前後輪廓無落差感,扁臉即視感。)
顴骨的朝向也很重要。正常人多數朝前外側。運氣好,顴骨會長的更朝前,可以長期掛住肉,撐住面中立體。長得爛的顴骨朝外擴。和眼袋形成也有關係,以後單獨成篇說。
不優秀顴骨:顴突點位置超出外眼角,很明顯朝向前外側了。最好保持肉少。年紀大了雖然骨頭也掛的住肉,但顯老氣,橫肉。
尺寸對美貌影響沒有比例、位置重要。
一切與面部其他部位的比例掛鉤。
例如長臉比短臉能容納更寬的顴骨,高鼻高額能平衡高顴。
除了朝向,顴骨薄厚的形態也在審美上尤為重要
奚夢瑤早前的顴骨雖然突出,但是有稜角算薄的,劉濤張曼玉屬於厚重一些的顴骨。前者的顴肉一般都是貼掛住的,一般有薄顴骨的面部軟組織也會分布比較均勻。後者一般是拱形頂起的,面部的重心也會隨之上移。用兩位黑人超模放大對比一下顴骨的薄厚形態。
進入顴部改造部分:
通常西方喜歡隆顴,因為他們偏愛輪廓分明和層次美感,像線條分明的雕塑美。
東方則是降低顴骨顴弓為主,不喜歡稜角分明,偏好圓潤柔和,像線條流暢的瓷器美。
非手術調整思路:
顴骨的凸出或低平,其實對臉型輪廓的影響並不太大。
1在顴弓正常比例的情況下,
顴骨高,氣場強,如果搭配較立體的額鼻頜頦,立體感奪人眼球,是出大美人的配件。但一旦不幸搭配了塌鼻,甚至爛頜,濃濃鄉土氣是很難擺脫了。
(前兩張可以看出顴骨高,最後一張高鼻高額翹下巴,呼應顴骨,完美側顏)
顴骨低,控制好不要多餘的皮肉,對配件要求沒有高顴骨那麼苛刻,容易出小美女。冷清恬靜或倔強,若蘋果肌生得妙,可以走甜美鄰家女的路線。
2 顴弓比例不行,臉實在太寬了但不接受醫美:
化妝改善相對困難,修容打到肉眼看起來又黑又臟都不一定能掩飾。藉助髮型的力量是比較有用的。兩側留有餘量的碎發或劉海,長度根據太陽穴-顴-下頜角的具體情況條件調節,總之不好就擋。頭髮一定不要貼臉,更蓬鬆才能模糊臉型輪廓。
軟組織的重要性
顴部的美感考慮到需要和臉頰的銜接形成自然曲線,而臉頰基本就是軟組織。動骨的手術一定要考慮這一片的軟組織,畢竟骨架支撐改變之後,皮肉的貼合度需要進行調整,最終美的呈現需要軟組織的表現。(所以前面說要準備一筆維修錢,很可能需要提拉術改變皮肉鬆緊)
著眼於骨骼,但從不輕視皮肉。開頭雖說皮膚是裝飾,但是它分量也不輕。組織量和鬆緊度,或厚重或輕盈,天差地別。
附著顴部之上的皮肉決定顴部觀感的例子:
(主要還是想提醒大家不要輕易長草動骨,軟組織有調節餘地。)
(鄭爽:顴骨平,但是笑起來有蘋果肌的突出,柔和甜美,不會覺得臉平)
(王菲:高顴骨,顴弓完美呼應下頜,皮緊組織少,高顴骨看起來卻是輕盈的。)
顴骨位置也會決定顴肉的形態。靠下顴肉勉強掛在顴骨上,形態已經是彌散開的下彎鉤狀。顴骨已經錯過了支撐顴肉的位置。發達飽滿的蘋果肌、下移的顴脂墊邊緣,各種動態表情下發力的提上唇鼻翼肌、以及提上唇肌共同作用下 形成這種形態。
顴弓非常內收,幾乎沒什麼存在感也不見得是非常好的事,很多姑娘會覺得顴弓內推的手術一些權威性的醫生都做的太過保守,其實也有專業角度的考量。所以中庭長的妹子,同時多半都伴隨著顴骨位置靠下,蘋果肌的填充首先就要找准稍內收的的位置精準、適量的填充,即使顴骨基礎還可以但是位置靠外靠下,也寧可無表情的情況下稍顯平緩,不要試圖用脂肪的飽滿來代替骨骼的制高點。
美貌是面部輪廓和五官結構的和諧整體美,不是單個好看部位的相加。
文章寫部位都是單個來寫,單個部位觀察,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更多自身基礎條件,但是最後一定要講究整體布局。
顴骨審美,甚至整個面部任何部位的審美都應該:
多面觀:不同方位,不同角度觀察
專一看:某一位點具體、有重點地觀察,掌握它的特徵典型
整體看:從遠處感受整體氣勢。
在看顴高的細節時考慮臨近的鼻高頜高,當推遠看整體,看頜的高度有沒有呼應前額等等。
細心揣摩天生美人,能夠發現整體搭配有很多妙處,
比如方臉經常搭配比較突的顴骨,可以分散對下頜骨的注意力,降低方頜存在感。
圓臉的顴骨一般都是微凸,提升中面部的豐滿,使得整個面部的飽脹感協調。
希望大家能夠欣賞到各種部件組合,不同搭配下的美,審美沒有固定模式,審美有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