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th/Jul.
白墙灰瓦是人们对江南建筑最深刻的印象,确实在南方很多地区,民居建筑都将墙壁涂饰成白色,独具地域特色。白墙充当着背景板的角色,在白墙的映衬下,江南建筑的一砖一木都显得格外生动,同时也让人们对这些民居建筑衍生出了无限的想象空间,韵味十足。
▲浙江兰溪芝堰村那为什么这些江南建筑都选择白色呢?
只是为了审美需求吗?
当然不是,那到底是为什么呢?
就地取材,石灰装饰
就地取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,江南地区盛产石灰,所以多用石灰粉饰。且古人很早就学会了利用石灰的特性,并把它运用在建筑上。中国也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使用石灰,历朝历代的建筑,石灰一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。根据已有的研究,中国古代烧制石灰的原材料有两种:石灰岩与牡蛎壳,并且隋唐时期就已出现煅烧石灰石的石灰窑。
▲河南巩义唐代石灰窑遗址
▲现代石灰烧制
适应环境,防潮除霉
建筑是环境环境塑造的产物,江南地区建筑之所以多刷成白墙主要也是跟它的环境相关。一方面雨水较多,梅雨季节十分潮湿,而石灰可以防潮除霉,在当地潮湿的环境中对墙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,因此得到广泛推广使用。石灰白墙最先考虑的是实用,后逐渐提升到了独特的审美高度。
▲南浔古镇
▲黟县宏村
▲周庄古镇
▲西塘古镇
▲潜口民宅
▲河阳古民居
阶级限制,避用红黄
建筑颜色在古代常跟等级权力联系在一起,民间对建筑也有颜色的限制,常见的红色、黄色大都只限于在高等级的宫殿建筑、宗教建筑中使用。同时普通百姓也难以在建筑上支付得起艳丽的色彩装饰,所以在民间白色和灰色就成为了最常见的颜色。
▲色彩艳丽的恭王府
▲色彩单一的徽派民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