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庸为何写完《鹿鼎记》后封笔?这个问题难倒高晓松,答案只有6个字

金庸为何写完《鹿鼎记》后封笔?这个问题难倒高晓松,答案只有6个字

道家有言,“功成、名遂、身退,天之道”。金庸正是深谙其中之道,才在顶峰时期急流勇退,让金庸和他的武侠一起,塑造了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快意恩仇的世界,并且每个人又能读出不同。

这正是金庸出世与入世的大智慧。“功成、名遂、身退”,这六字就是何以金庸在写完《鹿鼎记》后便封笔的答案。

很多初读金庸作品的人会有这样的疑问,《鹿鼎记》不过是描写沾花浮世的小流氓的世情故事,何来“侠”之说?又怎会被认为是金庸武侠的顶峰之作?

在武侠的世界中,最高的境界便是“无招胜有招”、“无剑胜有剑”。

在金庸以前的作品中,各种侠数应有尽有。

忠君爱国、忧国忧民、大义凛然当属郭靖;至情至性、执着深情、清静无为当属杨过;有无欲无为、无名无相、无人无我的萧峰;还有仗剑江湖、劫富济贫、除暴安良的胡斐。

无论是哪种侠道,都脱离不了“侠”的禁锢,都无法到洒脱之界,所以他创作了“无侠”甚至是“反侠”的韦小宝。

《鹿鼎记》亦庄亦谐,故事浑然天成。创作完这部后,金庸的武侠疆域完整了,也超然了。在兼济天下之后,便独善其身,是金庸式的大智慧。

武侠创作只是金庸浩渺人生的一隅。其实金庸的武侠的创作缘起市场,侠之道初始于生计。很多人只知道金庸是个小说家,殊不知他更是个报人,报人在某种层次上才是本业。1959年金庸出资创办《明报》,《明报》一度游走在倒闭的边缘,在这期间金庸的生计来源便是武侠连载。后来,经过金庸大刀阔斧的改革,《明报》 一跃成为日销量达5万份的大报。本业成功了,副业便显得不重要了。这也就使金庸完成了人生身份的蜕变,这也是金庸在《鹿鼎记》便封笔的深层次原因。

《鹿鼎记》在《明报》上的连载

无论是武侠创作的登峰造极,还是事业生意上的青云直上,总之,金庸成功了。功成、名遂后,便是身退,这也使《鹿鼎记》这部作品成为绝唱。

《鹿鼎记》电影将被再次翻拍,《鹿鼎记》正版手游也正在持续预约中,可以在游戏的世界体验无侠的境界和快意恩仇的江湖, 也算是对金庸先生最好的缅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苹果手机电池新选择:原装零循环与聚信超容电芯对比分析
读秒钱包审核要多久,审核容易通过吗?
2025旅游攻略岘港当地玩乐推荐
设计院转型往哪里转?

设计院转型往哪里转?

08-01 👁️ 5632
清华同方U盘报价

清华同方U盘报价

07-13 👁️ 9863
传奇私服道士如何加点:全方位解析
知乎专栏如何投稿发稿发文章?
小红辣椒手机评测(小红辣椒手机的性能、拍照和外观等方面的综合评价)
dnf85刷哪个深渊图好

dnf85刷哪个深渊图好

07-21 👁️ 1443